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识海。未能剿绝命根。他时后日。苟能吐
却杂毒。放下身心。再来参请有分。

** 示六如坤公

从上诸 祖教
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
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
者。舍教而言修行。 …… (第 0516a 页)

少妙处。如此见识。都阎老子前吃铁棒汉。反不如三
家村田舍郎。他倒免酬信心檀越宿债。老汉看来。佛 祖教
人。原是分分明明。只是后人错会。所以误耳。禅
人既归心老人。须信老人言。从今将抱守琉璃瓶子。
一拶粉 (第 0516c 页)
曰信。曰行。曰
愿。不疑之谓信。苟有疑焉。心不得一矣。是以求生极
乐。以敦信为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 祖教。
凡是发明
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惟心之净
土。不是它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真佛。非是它 (第 0320a 页)
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不
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心不得一矣是以求生极乐以
敦信为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 祖教。
凡是发明净土
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惟心之净土。不
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真佛。非是他 (第 0599a 页)
一信者。不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则
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极乐者。要以敦信为之。
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 祖教。
凡是发明净土之书。
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惟心之净土。不是
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弥陀。非是他 (第 0657a 页)
劣况胜。小乘神通。作意
而有。外道神通。依物而成。秪由无本可据故也。】

次的引。前汎引。亦是天台 祖教。
未明指人。故成泛
引。今则明指法智大师妙宗钞文。故名的引。

「故法智大师云。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 (第 0856b 页)
广行。其后序首云。余自滥沾 祖教
是也。圣位既广。
比见行者拜起易劳。忏悔禅法皆事攻削。今之广
略既允似。可传行后贤。无惑其二三焉。刊 (第 0665a 页)
有三。曰信曰行曰愿。不
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心不得一矣。是以求生极乐以
敦信为始。必须偏读大乘。广学 祖教。
凡是发明净土
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惟心之净土。不
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真佛。非是他 (第 0746b 页)
已生正信。未知何名真心。曰离妄名真。
灵鉴曰心。楞严经中发明此心。或曰。但名真
心别有异号耶。曰佛教 祖教
立名不同。且佛
教者菩萨戒呼为心地。发生万善故。般若经
唤作菩提。与觉为体故。华严经立为法界。交
彻 …… (第 0999c 页)
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由是寿禅师唯
心诀云。一法千名应缘立号。备在众经不能
具引。或曰。佛教已知。 祖教
何如。曰祖师门下
杜绝名言。名不立何更多名。应感随机其
名亦众。有时呼为自己。众生本性故。有时名
(第 0999c 页)
缘为参究。破坏律仪为解脱。夤缘据位为
出世。以致祖风彫毙魔说炽然。塞佛祖之坦途。瞽人
天之正眼。使吾 祖教
外别传之道于斯委地。大觉世
尊于二千年外早巳识得众生心病。预设多方曲乖
规则。故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 (第 0757c 页)
为参究。破
坏律仪为解脱。夤缘据位为出世。以致祖风凋弊。魔
说炽然。塞佛祖之坦途。瞽人天之正眼。使吾 祖教

别传之道。于斯委地。大觉世尊。于二千年外。早巳识
得众生心病。预设多方。曲垂规则。故曰。末世众生 (第 0564a 页)
有子七人。祖最少幼。则与诸兄异尚。尝曰。若遇大
士坐于道场。我则诣彼亲近随喜。及遇胁尊者。遂授
法。 祖教
被无量。得果者且五百矣。后至波罗奈国。有
一长者。来趣其会。祖谓众曰。汝等识此来者耶。佛记
圣者马鸣 (第 0428b 页)
之旨。夫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
活句。使问提婆宗。答曰外道是。问吹毛剑。答曰利
剑是。问 祖教
同异。答曰不同。则鉴作死语。堕言句
中。今观所答三语。谓之语。则无理。谓之非语。则皆
赴来机。活句也 (第 0556c 页)
▲四祖山清皎禅师

年七十时。遗偈曰。吾年八十八。
满头垂白发。颙颙镇双峰。明明千江月。黄梅扬 祖教。
白兆承宗诀。日日告儿孙。勿令有断绝。淳化四年癸
巳八月二十三日入灭。年八十八。

传灯载此。以师光 (第 0633c 页)
 问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师曰。山花开似锦。
涧水湛如蓝。

**** 襄州白马山行霭禅师

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
井底虾蟆吞却月 问如何是白马正眼师曰。面南
看北斗。

**** 安州白兆竺乾院怀楚禅师

僧问。如何是句句须行
元路。师曰。沿路直到湖南 问如何是师子儿。师曰。
德山嗣龙潭 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与汝
素无冤雠。一句元在这里。曰未审在甚么方所。师曰。

这钝汉。

**** 蕲州四祖山清皎禅师

福州王氏子。僧问。师唱谁家
曲。宗风嗣阿谁。师曰。楷师岩畔祥云起。宝寿峰前震
法雷 临终遗偈曰。吾年八十八。满头垂白发。颙颙
镇双峰。明明千江月。黄梅扬 祖教。
白兆承宗诀。日日
告儿孙。勿令有断绝。宋太宗淳化癸巳八月二十三
日。

**** 蕲州三角山志操禅师 (第 0555b 页)
为参究。破坏律仪为解脱。夤缘据位为出世。
以致祖风彫弊。魔说炽然。塞佛祖之坦途。瞽人天之
正眼。使吾 祖教
外别传之道。于斯委地。大觉世尊。于
二千年外。早巳识得众生心病。预设多方。曲垂规则。
故曰。末世众生 (第 0235c 页)
 魏府觉禅师法嗣
  庐州大觉禅师 澄心旻德禅师
  荆南竹园和尚 宋州法华和尚
 灌溪闲禅师法嗣
  鲁 祖教
禅师
 纸衣和尚法嗣
  镇州谭空和尚 际上座 (第 0349a 页)
  竹园山和尚 法华和尚

 灌溪闲禅师法嗣
  鲁 祖教
禅师
 纸衣和尚法嗣
  镇州谈空和尚 际上座
南岳下七世
 南院颙禅师法嗣
  风穴延沼禅师 颖桥 …… (第 0559b 页)
  道吾悟真禅师 蒋山保心禅师
  百丈惟政禅师 香山蕴良禅师
  南峰惟广禅师 大沩德乾禅师
  灵山本言禅师 广法源禅师
   灵隐
德章禅师
 琅邪觉禅师法嗣
  定慧超信禅师 玉泉务本禅师(不列章次)
  泐潭晓月禅师 姜山方禅师 …… (第 0560a 页)
  云居晓舜禅师 大沩怀宥禅师
  佛日契嵩禅师 太守许式郎中
 泐潭澄禅师法嗣
  育王怀琏禅师  灵隐
云知禅师
  承天惟简禅师 九峰鉴韶禅师
  西塔显殊禅师 崇善用良禅师
  慧力有文禅师 云峰象敦 …… (第 0566c 页)
 大沩宥禅师法嗣
  归宗慧通禅师 兴教慧宪禅师
 育王琏禅师法嗣
  佛日戒弼禅师 天宫慎徽禅师
  灵隐
知禅师法嗣
  (第 0567b 页)
灵隐
正童禅师
 承天简禅师法嗣 …… (第 0567b 页)
  华亭观音和尚
南岳下十四世
 净慈明禅师法嗣
  净慈象禅师 雪峰隆禅师
 长庐和禅师法嗣
  甘露达珠禅师  灵隐
惠淳禅师
  雪窦明禅师(不列章次)
 雪峰慧禅师法嗣
  净慈道昌禅师 径山了一禅师
  金山了心 …… (第 0569b 页)
 慧林深禅师法嗣

   灵隐
慧光禅师 国清妙印禅师
  国清普绍禅师 九座慧邃禅师
  圆觉昙禅师(不列章次)
 报恩然禅师法嗣 …… (第 0569c 页)
 西禅慧舜禅师
南岳下十五世
 雪窦明禅师法嗣
  嗜山宁禅师
 净慈昌禅师法嗣
  五云悟禅师
  灵隐
光禅师法嗣
  中竺元妙禅师
 圆觉昙禅师法嗣
  灵岩圆日禅师
 岳麓海禅师法嗣
  玉泉思达禅师 …… (第 0569c 页)
  建宁府奖山慧空元模禅师

  郑州普照寺佛光道悟禅师
   灵隐
淳朋禅师
  天台上云峰无尽灯禅师 仙林雪庭禅师
  少林无空悟顿禅师 金陵永宁古渊清禅师
  伏牛 …… (第 0570b 页)
  西岩宗回禅师 高丽坦然国师

  龙华本禅师
 道场琳禅师法嗣
  东山吉禅师
 道场慧禅师法嗣
   灵隐
道枢禅师
 光孝慜禅师法嗣
  光孝初首座
南岳下十七世
 万年贲禅师法嗣
  龙鸣贤禅师 大沩鉴禅 …… (第 0573b 页)
  径山宗杲禅师 虎丘绍隆禅师
  育王端裕禅师 大沩法泰禅师
  护国景元禅师 玄沙僧昭禅师
  南峰云辩禅师  灵隐
惠远禅师
  洪福子文禅师 正法建禅师
  华藏安民禅师 昭觉道元禅师 …… (第 0573c 页)
  灵岩了性禅师 蒋山善直禅师

  万寿自护禅师 大沩景晕禅师
   灵隐
了演禅师 光孝致远禅师
  雪峰蕴闻禅师 连云道能禅师
   (第 0574c 页)
灵隐
道印禅师 竹原宗元庵主
  近礼侍者 净居尼妙道禅师
  资寿尼妙总禅师 侍郎张九成居士
  参政李 …… (第 0574c 页)
 昭觉辩禅师
 护国元禅师法嗣
  国清行机禅师 焦山师体禅师
  华藏智深禅师 参政钱端礼居士
  灵隐
远禅师法嗣
  东山齐巳禅师 疏山如本禅师
  觉阿上人 内翰曾开居士
  知府葛郯居士 …… (第 0574c 页)
  鼓山宗逮禅师 鼓山知玿禅师
 西禅净禅师法嗣
  乾元宗颖禅师
 开善谦禅师法嗣
  吴十三道人
 育王光禅师法嗣
   灵隐
之善禅师 净慈居简禅师
  径山如琰禅师 天童派禅师(不列章次)
  上方铦禅师 东禅观禅师
  育 …… (第 0575c 页)
 育王师瑞禅师
  净慈义云禅师 育王宗印禅师
  钟山印禅师
 天童全禅师法嗣
  育王妙堪禅师  灵隐
希夷禅师
 雪峰然禅师法嗣
  如如颜丙居士
 净慈一禅师法嗣
  天童达观禅师
 天童华禅师法嗣 …… (第 0575c 页)
 竹林宝禅师法嗣
  竹林安禅师(不列章次)
卷二十一
南岳下十八世
 天童杰禅师法嗣
  卧龙祖先禅师  (灵隐
崇岳禅师 天童自镜禅师)
  荐福源生禅师 净慈慧光禅师
  隐静致柔禅师 侍郎张镃居士
南岳下十九 (第 0576a 页)

 卧龙先禅师法嗣
  径山师范禅师 云居慈觉禅师
   灵隐
法薰禅师
  (第 0576a 页)
灵隐
岳禅师法嗣
  天童文礼禅师 龙翔希琏禅师
  净慈谷源道禅师 华藏觉通禅师
  北海心禅师 雪窦仲 …… (第 0576a 页)
  (环溪一禅师 净慈妙伦禅师) 无学元禅师(不列章次)
  天童西岩惠禅师 月坡明禅师
  希叟昙禅师  灵隐
退耕宁禅师
  (第 0576b 页)
灵隐
薰禅师法嗣
  净慈愚极禅师 中竺雪屋禅师
 天童礼禅师法嗣
  育王如珙禅师 净慈行巩禅师
 华藏 …… (第 0576b 页)
  月庭忠禅师 高峰日禅师(不列章次)
 育王珙禅师法嗣
  紫箨竺元禅师 保宁古林禅师
 净慈巩禅师法嗣
   灵隐
德海禅师 天宁景昙禅师
 径山度禅师法嗣
  径山净伏禅师
 径山愚禅师法嗣
  閒极云禅师 宝叶源 …… (第 0576c 页)
  径山大宗禅师 瑞岩无愠禅师
  天童了堂禅师
 保宁茂禅师法嗣
  本觉清欲禅师 瑞云寔庵茂禅师
  灵隐
海禅师法嗣 …… (第 0577a 页)
  径山南楚禅师
 天童坦禅师法嗣
  天界怀信禅师
卷二十二
南岳下十八世
 鼓山永禅师法嗣
  净慈悟明禅师
  灵隐
善禅师法嗣
  雪峰善珍禅师 龙济宗鍪禅师
  净慈仲颖禅师
 净慈简禅师法嗣
  育王大观禅师
  (第 0577b 页)
径山琰禅师法嗣
  净慈广闻禅师 东山源禅师
  双林石朋禅师 径山原肇禅师
  弁山阡禅师  灵隐
普济禅师(辑五灯会元)
 育王瑞禅师法嗣
  瑞岩宗寿禅师 (第 0577b 页)
 天童派禅师法嗣
  无境彻禅师
 天童观禅师法嗣
  虎丘善济禅师
 天童颖禅师法嗣
   灵隐
如珏禅师
 万寿观禅师法嗣
  黄龙慧开禅师 石霜妙印禅师
南岳下十九世
 径山珍禅师法嗣
  径山 …… (第 0577c 页)
  仰山元熙禅师
 净慈闻禅师法嗣
  径山妙高禅师 天童止泓禅师
 双林明禅师法嗣
  灵隐祖訚禅师
  灵隐
济禅师法嗣
  雪窦炳同禅师
 荐福灿禅师法嗣
  支提澄鉴禅师
 华藏净禅师法嗣 …… (第 0577c 页)
  鼓山正凝禅师 双林一衲介禅师
 容庵海禅师法嗣
  庆寿中和禅师
南岳下二十世
 径山端禅师法嗣
   灵隐
慧明禅师 天宁楚石禅师
  天衣元净禅师 (国清昙噩禅师 径山智及禅师)
  万寿至仁禅师 径山祖铭 (第 0578a 页)
禅师
   灵隐
法林禅师 径山福报禅师
 仰山熙禅师法嗣
  龙翔大䜣禅师 天竺正逵禅师
  保宁天伦禅师 育王祖英 (第 0578a 页)
禅师
  祥符念常禅师
  灵隐
訚禅师法嗣
  东林宗廓禅师
 鼓山凝禅师法嗣
  蒙山异禅师 …… (第 0578a 页)
  天宁力金禅师 径山仁淑禅师
 龙翔䜣禅师法嗣
  天界慧昙禅师 天界宗泐禅师
  圆通崇裕禅师  灵隐
辅良禅师
  宝相怀渭禅师
 竺田霖禅师法嗣
  道场明德禅师
 天池信禅师法嗣
  大慈止岩禅师  …… (第 0578b 页)
  福林智度禅师
 别源源禅师法嗣
  天童原亮禅师
 天童一禅师法嗣
  云居普庄禅师
 径山悦禅师法嗣
   灵隐
来复禅师
  (第 0579a 页)
灵隐
明禅师法嗣
  净慈可授禅师
南岳下二十四世
 伏龙长禅师法嗣
  邓尉时蔚禅师 松隐德然禅师
   (第 0579a 页)
师岩畔祥云起。宝寿峰前震
法雷。临终遗偈曰。吾年八十八。满头垂白发。颙颙镇
双峰。明明千江月。黄梅扬 祖教。
白兆承宗诀。日日告
儿孙。勿令有断绝。 (第 0728a 页)
 云山和尚 虎溪庵主 桐峰庵主 杉洋庵主
 定上座 (六世)南院颙 廓侍者 西院明
 宝寿二世 大悲和尚 水陆和尚 澄心德
 鲁 祖教 
镇州谭空 际上座 (七世)风穴沼
 颖桥安 兴阳静 (八世)首山念 广慧真
 灵泉和尚 (九世)汾阳 …… (第 0377a 页)
 大乘果 金山颖 仁寿珍 永庆普
 李遵最 英公夏竦 华严隆 杨大年
 (十一)翠岩真 蒋山元 大宁宽 道吾真
 广法源  灵隐
章 定慧信 泐潭月
 白鹿端 真如方 长水璿 云峰悦
 净因臻 定林琛 本觉珠 华严孜
 琅琊锐 兴 …… (第 0377a 页)
 尼法海 富弼丞相 尼文照 万年幽
 慈受深 万寿瑰 天衣哲 智者铨
 报恩然 雪峰演 王大夫 观音和尚
 (十四)净慈象  灵隐
淳 净慈昌 径山一
 金山心 香岩璧 国清印 万杉坚
 (十五)中元妙 玉泉达 (十六世)光孝深 ( …… (第 0378b 页)
 五福自 九顶素 礼首座 融藏主
 承天贤 俞道婆 (十五世)径山杲 虎丘隆
 佛智裕 佛性泰 此庵元 南峰辩
  灵隐
远 鸿福文 华藏民 昭觉元
 中竺仁 象耳觉 华严觉 明因玩
 虎丘净 天宁思 君山觉 宝华显
 东 (第 0379a 页)
为参究。破坏律仪
为解脱。夤缘据位为出世。以致祖风彫弊。魔说炽然。
塞佛法之坦途。瞽人天之正眼。使吾 祖教
外别传之
道于斯而委地矣。故我大觉释尊。于二千年外。巳识
尽众生心病。预设多种奇方。于无渐次法中曲垂 …… (第 0369b 页)
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尽平生不移此
志。直至大悟方名罢参。至哉言也。

* 性原明禅师

** 小参 灵隐
入院至晚小参。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
节若至。其理自彰。是故达摩大师十万里西来。不立
文字。直 (第 0371c 页)